霍尔果斯成中国新能源车最大出口集散地 《新疆大地》带你看“摆渡人”跨国日常
清晨的霍尔果斯,6万多人迎着朝阳奔赴生计,19个对外开放口岸让这里成为新疆“离世界最近的地方”。土生土长的霍尔果斯人梁浩,三年前与妻子李雪放弃公务员职位,投身外贸行业。“守着地理优势,就想圆一个外贸梦”,如今,新能源车出口成为霍尔果斯外贸的新增长点。梁浩所在公司主攻新能源车出口运输,“2022年每天出口二三十台,从事这个行业的仅六七家;2023年呈爆发式增长,2024年虽增速趋平,但仍保持良好态势,现在已有三四百家公司参与”。


中国完整强大的新能源车产业链,让霍尔果斯从“小商品出口为主”蜕变为“中国新能源车最大出口集散地”。 新能源车出口催生了新职业——“摆渡人”。50岁的潘广德(人称“德哥”)从黑龙江来到霍尔果斯,组建“老德车友会”集结“摆渡精英”,“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,解决问题的根源是强大自己”。得益于中哈两国免签政策,持有护照与驾照即可成为“摆渡人”,他们24小时待命,口岸到号即刻出发,跑一趟能收入500元。曾做餐饮的古丽米拉、曾是牧民的巴因贝,都因这份工作实现收入提升,“天天开新车,一天出趟国,辛苦并快乐着”。夜晚的霍尔果斯,友谊路霓虹闪烁,各国面孔汇聚品尝美食,丝路“大生意”的背后,是无数普通人的梦想微光。